南通:向海圖強 打造世界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

                            2022-11-03 21:53 來源:南通網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近年來,南通、泰州、揚州三市堅決貫徹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同心同向同力打造世界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南通更是在這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成為集群“沿海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船舶工業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近日,工信部發布的公示信息振奮人心:南通牽頭泰州、揚州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功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

                            近年來,南通、泰州、揚州三市堅決貫徹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同心同向同力打造世界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南通更是在這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成為集群“沿海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這里,位于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T形交匯地,集“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于一身,多重國家戰略交匯疊加;這里,匯聚中遠海運川崎、中遠船務、招商局重工、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海工、象嶼海洋裝備等一批旗艦型、龍頭型企業,形成國有、民營、外資協同發展的格局;這里,船舶、海工裝備市場份額居國內前列,產業集聚效應突顯。從集群培育、技術創新、產業鏈協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勤練內功、爭當“領頭羊”,南通為全省乃至全國船舶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優化布局,集群發展邁向高端

                            憑借“靠江、靠海、緊鄰上海、承南啟北、輻射長江中上游”的獨特優勢,南通成為船舶海工發展的首選地區,先后被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國家海洋局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根據國家、省船舶海工產業“十四五”規劃,南通從深化央地合作、搶占國際市場、加速前沿布局三方面入手,在優化產能結構、完善平臺載體、盤活優質資產等方面做了諸多有益嘗試,著力優化產業布局,構筑集群優勢。一方面,招引中遠海運重工、招商局、中交集團、中集集團、象嶼集團等央企、國企大集團在集群深度布局,引領共建產業鏈群,招商局集團整體打造豪華郵輪及配套產業園,導入上下游企業21家;上海振華重工控股啟東道達重工后,轉型海工裝備和高技術特種船舶,交付4500噸打撈起重船項目“創力號”、“天鯤號”絞吸式挖泥船等高端產品;中集集團、象嶼集團等大企業集團重組破產企業,助力集群“換血”,新承接LNG加注船、化學品船等高端船型訂單。

                            另一方面,鼓勵集群企業對標全球最高安全環保標準,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和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分工,約90%的產品出口國外,銷往歐洲、美洲、日韓、東南亞等全球國家和地區,遍布全球港口和主要航線,搶抓國際能源競爭契機,加快布局新型油氣裝備等重大項目;緊盯海洋開發前沿,大力發展超深水平臺、深海探測裝備、極地裝備,構建自主可控的海工裝備產業體系。

                            依托岸線和腹地資源,南通重點培育建設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如皋港船舶海工及重型裝備園、海門豪華郵輪配套產業園三大船舶海工裝備特色產業園。其中,啟東重點發展能源裝備及重型裝備制造、海洋特種裝備船舶制造、海洋石油鉆井裝備制造等三大板塊;如皋著重發展新金屬材料、高端裝備、精密機械加工等產業;海門通過導入豪華郵輪配套產業上下游國際龍頭企業,為全球郵輪制造提供全產業鏈服務;通州灣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和江蘇新出???,全力為船舶海工等高端裝備行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遠川崎智能車間

                            完善的產業體系展現出強勁韌性,歷經十多年深度調整后,南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已圍繞海工裝備和船舶總裝制造、配套產品制造核心,建立起集研發、設計、建造、配套、服務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2021年,集群產值同比增長28.6%,年底手持訂單同比增長30.2%。集群交付海洋油氣平臺、海工模塊、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升壓站等各類海工裝備數量占全國的30%。

                            創新驅動,“智造”示范效應明顯

                            中國首艘20000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天鯤號”、世界首制4000車位LNG雙燃料冰區加強型汽車運輸船、新一代40萬噸礦砂船等高技術船舶從這里起航;國內首座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希望6號”、全球首制深海動力定位原油轉駁船、全球首座浮式天然氣液化和存儲駁船設施、第四代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世界最大亞洲首座換流站等一批海洋油氣、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成功建造;南通造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完成南極首航,實現批量建造交付,驅動“郵輪中國制造”新征程……遙望近四百公里的江海岸線,一個又一個行業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大國重器”從這里誕生,南通船舶海工高端產品亮點頻現。

                            創新驅動,成為整個產業邁向高端的強勁動力。通過研發體系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南通強化技術引領積極推動船舶海工產業由“造殼”邁向“造心”,創新能力充分提升,有力促進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目前,全市建成以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南通中遠船務、江蘇招商重工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一批重點企業省級企業研發中心為骨干,專業設計公司為補充的研發設計體系,企業人才隊伍培養進一步強化。2022年1月,省市共建、總投資6億元的江蘇省船舶與海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落戶南通,標志著南通已經形成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為骨干,專業研發機構為支撐的產業創新體系。

                            一系列技術成果如金子般閃耀: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制造技術”項目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海新船務重工、海宏建設、振華重工等多家集群企業單位聯合參與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浮式鉆井儲油平臺總段下水及旋轉合攏對接方法”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南通中集太平洋首艘C型儲罐液態乙烷氣體運輸船獲評2017世界十大名船;惠生重工世界首艘FLNG、FSRU項目,在第2屆美國LNG年度峰會上,被授予“FLNG/FSRU領域發展杰出貢獻獎”……

                            啟東中遠海運海工

                            從“制造”走向“智造”,南通一直在努力。去年,重點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強,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已超6%,高出面上制造業企業平均水平。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提升船舶建造質量和效率、確保安全生產和綠色制造為核心,推進智能制造,成為船舶行業第一家被工信部認定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南通)傳動機械有限公司實施智能化樁腿焊接車間,填補了海工裝備制造領域多項技術空白,成為國家級海工裝備智能化制造示范;招商局重工建設船舶海工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成功實現與國家頂級節點對接,完成標識應用系統部署,開展標識運營業務,暢通線上供應鏈平臺,招商重工激光數字制造中心硬件設施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啟東中遠海工等一批企業全面布局船舶智能制造單元、生產線建設。

                            創新驅動下,龍頭引領下,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的智能制造示范效應不斷凸顯,企業在高端產品領域持續發力,掌握了超大型集裝箱船、豪華郵輪、大型LNG船等船型和關鍵配套設備的建造生產技術。2022年9月9日,歷經3年,高端訂制巨無霸“海上油氣加工廠”——世界最大天然氣處理浮式儲卸油平臺在啟東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竣工。這是英國石油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FPSO項目,船長270米、型寬54米、型深31.5米,最大排水量噸位約32萬噸,儲油量不低于144萬桶,氣體日處理量將達到5億標準立方英尺,各項數據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更是引領南通海工裝備建造水平跨入世界一流海工EPCC領域。

                            精準施策,“萬事好通”優化營商環境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點燃產業高質量發展“滄桑巨變”的新引擎。近年來,南通先后出臺《市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市領導掛鉤聯系優勢產業鏈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持續優化針對性扶持舉措。

                            在岸線供給方面,實施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評價,盤活低效的用地、岸線、產能,為豪華郵輪等高端產品騰出發展空間,建成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母港。在財稅支持方面,省市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每年安排近億元獎補企業,對核心技術攻關、首臺套產品應用等給予重點支持。在人才引培方面,累計引進國內外專家、學者近100人,每年自主培育高級工程師數十人、工程師超300人。

                            今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南通市2022“營商環境提升年”實施意見》,圍繞企業開辦更便捷、審批服務更高效、項目服務更精準、惠企便民更貼心、市場監管更溫情和法治服務更規范等6個方面推出“66條舉措”。建立產業鏈領導掛鉤制度,落實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強化區域聯動協調,提升專家團隊服務能力……全市上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的理念,對標先進、瞄準一流,補短補缺、比學趕超,打造“萬事好通”營商服務品牌。

                            從加強產業集群組織領導機制能力出發,南通加速推進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線上推出“一碼通”貸款碼,線下打造政務中心“企業助貸服務窗口”品牌,南通產業投資母基金設立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子基金、通州灣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用于船舶海工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加強試航交付和引航服務保障、優化船舶檢驗服務、強化疫情服務保障;優化產業鏈協作,推動總裝和配套企業緊密協作,建立長期采購機制,打造穩定配套聯合體,著力構建“232工作體系”,2022年10月份,依托船舶海工產業,南通入選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通過提升船舶海工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水平、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方式,加強用工保障與職業技能培訓。

                            奮進新時代,揚帆駛藍海。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奮楫揚帆,向海圖強。南通將以此次成功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新契機、新起點,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將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創新發展為核心,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突破口,踏浪揚帆、逐夢藍海,打造世界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

                            編輯:王麗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喵视频,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亚洲AV日韩AV无码尤物,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色欲色一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