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圓夢|這十年,把奇跡鐫刻在浩瀚太空

                            2022-11-01 22:07 來源:人民網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從2013年我首次飛天,到一年前再次飛天,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勇攀高峰,我們有了更廣闊的飛行平臺、更長的飛行時間,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從2013年我首次飛天,到一年前再次飛天,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勇攀高峰,我們有了更廣闊的飛行平臺、更長的飛行時間,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p>

                            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在走過二十大代表通道時,滿懷深情地說:“我由衷地為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p>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首位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這段代表了航天人心聲的話語,擲地有聲。她的這份自信和底氣,來自于黨的十八大以來,航天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全面推動我國建成航天大國,進入航天強國行列。

                            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航天領域的突破,是中國科技進步的縮影。黨的二十大報告,將這十年來科技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作了全面總結。報告指出: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10個關鍵詞中,有3個體現了航天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這十年,依托長期積累的技術基礎和自主創新的扎實實踐,中國航天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核心技術難關、推動了一項又一項航天技術轉化,在很多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經歷這非凡的十年,中國航天的逐夢之路正在越走越遠。

                            這十年,“中國高度”不斷刷新。在距離地面400公里的地方,是中國空間站,在這里,我們即將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中國探月工程已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的預定計劃,正在謀劃建設全新的月球科研站;在4億公里外的火星上,“祝融號”火星車已經行駛了近2000米,并帶回來自這個遙遠星球的最新消息。十年來,“北斗”指路、“神舟”飛天、“羲和”逐日、“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宮”遨游太空……中國航天事業喜訊不斷,重大成果競相涌現。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祝融號”火星車與著陸器合影。國家航天局供圖

                            “這就是中國航天的速度!”今年9月,中國航天實現三天三連發,有網友發出這樣的感嘆。二十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中國航天進行了274次發射。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進行了192次火箭發射,占長征系列火箭發射總數的43.2%。

                            十年間,航天技術惠及民生。據統計,目前,我國在軌運行應用衛星數量超過600顆,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服務民生。2020年開通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提供精準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高分家族”形成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為我們描繪出地球母親的清晰面貌;通信衛星累計為國內1.4億戶家庭提供直播衛星電視服務;風云氣象衛星數據形成的天氣預報,為人們每一天的出行提供科學參考;航天技術和其他技術相結合,更是孕育出智慧城市、太空育種等多個新業態。

                            “真心為我們每一項從無到有的突破感到驕傲,也為我們在前進道路上攻克的每一個難關、每一個自主設計、每一個創新突破感到驕傲?!蓖鮼喥降脑捳Z,代表了全體航天人的心聲。

                            這一個個成就背后,靠的是什么?在二十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院士看來,中國航天制勝的法寶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型舉國體制。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上千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研制單位協同參與,大力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密集突破。

                            參與此次二十大報告翻譯的老撾文語言專家彭岱·嘉倫蘇,曾擔任老撾國家電臺新聞部主任,長期關注中國的發展。 “天宮課堂”中航天員與孩子們的天地互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一些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但如今已處于世界前列,并且致力于不斷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p>

                            腳踏實地,方能仰望星空。穩扎穩打的中國航天正在用實實在在的成果、互惠共享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國為什么能”。

                            面向未來,一代代航天人將賡續傳承、接力奮斗,在浩瀚太空留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向著星辰大海進發,未來永遠值得期待。

                            編輯:胥文菁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喵视频,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亚洲AV日韩AV无码尤物,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色欲色一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