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三把“連心傘”為困難群眾撐起“一片天”

                            2022-11-01 21:25 來源:宿遷網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民生連著民心,最是善政暖人心。

                            宿遷網訊 民生連著民心,最是善政暖人心。近年來,宿遷市不斷加大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力度,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統籌整合各類社會救助保障政策,讓救助更有力度,兜底更加穩固,服務更加溫暖,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織密筑牢了基本民生保障網絡。截至三季度末,宿遷市已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6.76億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7.49萬戶、14.51萬人。

                            提升宣傳實效,撐起“貼心傘”

                            “張阿姨,因為贍養費也是算到您的家庭收入里的,您有兩個女兒,我們需要對她們的家庭收入進行調查了解,然后核算,如果符合政策,我們就能給您申辦低保?!彼蕹菂^雙莊街道幫扶救助中心工作人員高小娟正在居民張女士的家中,為她詳細講解低保政策。

                            由于政策的受益對象多為困難戶、邊緣戶,為讓政策能夠精準直達困難群眾,市、縣民政部門采取全區域、分眾化、多維度的宣傳模式,依托鄉鎮幫扶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網格員以及社會工作者等通過電話、微信和入戶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積極向困難群眾宣講政策內容、解答辦理流程。

                            “我和老伴兩個人文化程度不高,以為申請低保很麻煩,需要很多手續,鎮上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只要帶著身份證,到鎮上簽份授權書就行,低保金第二個月就打到了銀行卡里,方便快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實實在在為我們辦實事?!彼蕹菂^耿車鎮的尹先生在談到領取低保金的過程時深有感觸。

                            在低保經辦流程上,宿遷市堅持以便民惠民優先,以便捷高效為準則,簡化優化審核確認流程,積極推進低保申請“只跑一次,無需開證明”改革,逐步推行“一證一書一表”即可申請救助,只需提交居民身份證、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和對象認定申請表,取消可以通過政府信息平臺查詢的戶籍身份、婚姻狀況、殘疾情況、收入財產等相關證明材料,爭取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今年5月份,我們還開展了社會救助宣傳月活動,通過市縣聯動的方式提高政策知曉度,擴大政策在基層影響力,力爭覆蓋更多的困難群眾?!彼捱w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科員姬志偉說,通過制作宣傳展板、成果展覽、巡回宣講、發放口袋書、宣傳冊、編制政策問答、播放短視頻等方式,對社會救助的功能定位、救助程序、救助標準等進行宣傳,生動展示全市社會救助工作成效,多角度普及了社會救助政策知識,力求政策深入人心。

                            完善救助體系,撐起“民心傘”

                            “現在每個月可以領到1204元,這真是我們全家的救命錢??!”家住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的王女士由衷感嘆道。

                            今年初,王女士的丈夫因突發疾病去世,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因要照顧子女,王女士無法外出務工,家庭沒有了生活來源,生活艱難。皂河鎮幫扶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幫助她填寫了核對授權委托書,申請辦理低保。經過一系列流程后,王女士一家順利進入低保范圍。除每個月能領取到低保金外,兩名子女還能享受教育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為切實做到應保盡保,除困難群眾主動申請低保和工作人員入戶排查外,宿遷市民政局還通過醫保數據對潛在的困難戶進行動態監測,對在醫保系統中有持續大額支出的人員,及時將預警信息反饋給鄉鎮幫扶救助中心,由工作人員開展走訪、調查,如發現有家庭存在困難,救助中心會第一時間介入,幫助該家庭申報各類救助事項。

                            對于一些收入高于低保標準或者因病、因學、因災等剛性支出過大的家庭,低保政策無法完全覆蓋到,導致家庭實際生活可能比低保家庭更困難,出現救助盲區。針對該類情況,宿遷市積極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上下功夫,結合低收入人口認定,建立覆蓋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便于新一輪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政策跟進;加強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發現相關救助措施落實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難的,及時啟動臨時救助,無需核對即可審批;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低于宿遷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財產符合相關規定的家庭中,持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或患有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單獨納入低保。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實現應保盡保,既需分層分類、明確標準,也要科學識別、精準救助。宿遷按照?;?、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思路,以更加結合實際的做法,實現了對困難家庭的精準救助。

                            建立動態管理,撐起“放心傘”

                            談起如今的生活,48歲的吳先生感慨不已。

                            吳先生的妻子因患有精神疾病,沒有工作能力;吳先生因早年遭遇事故造成右腿殘疾,靠打零工和低保金維持生活、撫養孩子。

                            “現在孩子畢業了,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一個月收入5000多元,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我了解低保漸退政策,所以主動向上說明家中情況,退出低保?!眳窍壬f。

                            為用好用足低保漸退政策,宿遷市鼓勵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實現勞動自立、穩定脫貧脫困,對因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就業創業等導致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的,自收入發生變動起的6個月內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維持原最低生活保障金不變,同時繼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各類優惠減免政策。此外,對短期內經濟狀況變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每年核查一次;對收入來源不固定、家庭成員有勞動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做到進有序、退有因,保證動態管理及時,讓每一筆救助資金都用到刀刃上。

                            “對收入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的已脫貧人口,我們會根據其家庭狀況及時跟進實施臨時救助,防止返貧?!彼捱w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劉菊說,宿遷市一項項暖心措施,為困難群眾托起了“穩穩的幸?!?。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如何守好人民的心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宿遷市從一點一滴做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建起一座無形的“堤壩”,結結實實地為困難群眾擋住“生活的洪流”。(劉海)

                            編輯:胥文菁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喵视频,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亚洲AV日韩AV无码尤物,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色欲色一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