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人民網
禮贊豐收迎盛會 鹽城建湖慶?!爸袊r民豐收節”活動22日舉行
五彩斑斕的秋天吹來成熟的氣息,空氣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9月22日,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我縣舉行建湖縣慶祝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遇建湖鮮”農產品金秋展銷會。
“慶豐收 迎盛會”,9月22日上午,江蘇鹽城建湖縣將舉行慶祝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遇建湖鮮”農產品金秋展銷會。本次活動由建湖縣人民政府主辦,建湖縣農業農村局、建湖縣新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
今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建湖縣慶祝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旨在全面展示農民風采,弘揚農耕文化,帶動和促進農村消費。在歡慶的歌聲中,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僅迎來屬于農民自己的豐收節日,更是以這場盛會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當日的豐收節主題活動同樣精彩紛呈?!坝鼋êr”農產品展、數字農業建設成果展、傳統農耕文化展、特色非遺展、金融助農展五展齊發。屆時,有來自建湖14個鎮、街道近50家企業參展,優質農產品和優惠的展銷價格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實惠。據悉,現場豐收舞臺不僅有互動答題幸運抽獎,還將上演精彩的農民趣味運動會,緊扣農時、農事、農季,開展多項競賽活動,展示鄉土風情,傳承農耕文化,表達農民群眾豐收的喜悅,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持續發力。
作為本次豐收節開幕式的一大亮點,主會場連線直播位于建湖九龍口荷花漫景區的漁趣現場,那里的農民朋友們將進行熱火朝天的“渾水摸魚”比賽,讓游客朋友們親臨體驗傳統水鄉的鸕鶿捕魚和踢魚,感受載魚而歸的美好。
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建設美麗幸福建湖。肩負鄉村振興使命的一大批年輕黨建工作者們,以助農直播帶貨的方式,讓“遇建湖鮮”品牌通過互聯網,走向全國市場。豐收節現場還將上演助農帶貨大PK,為“遇建湖鮮”農產品打call,為美麗家鄉代言。
據悉,建湖縣慶祝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遇建湖鮮”農產品金秋展銷會持續兩天,將與廣大農民一起慶豐收、曬豐收,與大家一起話豐收、享豐收。
9月21日 新華日報
射陽縣行政審批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對標“人民滿意”,新起點上再出發
9月21日,《新華日報》頭版點贊射陽營商環境!射陽縣行政審批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對標“人民滿意”,新起點上再出發。
8月30日,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從北京捧回一份沉甸甸的榮譽——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成為全國政務服務系統縣級單位中唯一受表彰的單位。
“希望縣行政審批局以此次表彰為新的起點,將提升政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與當前正在開展的‘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結合起來,全力打造全國縣級政務服務大廳標桿,為射陽競逐新賽道、開創新局面貢獻力量?!鄙潢柨h委書記吳岡玉說。
射陽縣行政審批局于2019年掛牌成立,目前已有44家部門單位1596個事項入駐,全面實現“一門受理、一站服務”。在大刀闊斧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進程中,該局始終彰顯銳意改革、創新舉措、優化服務的決心。
作為射陽重大工業項目,鹽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15GWh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的落地速度刷新紀錄:一期432畝土地手續3天內辦結,12萬平方米廠房、倒班樓工程《施工許可證》同步一次性辦結,實現“拿地即開工”。這一切,得益于射陽縣行政審批局拿地即開工、交房即發證、交地即發證、發證即辦抵押“四即”改革,以及聯合審批、聯合踏勘、聯合驗收、聯合測繪、聯合圖審“五聯”服務。
射陽縣行政審批局積極落實“一門、一站、一窗、一網”,實施“四辦、四即、五聯、五減”,推出“新標、新窗、新網、新路”,實現1596個事項集中辦理、審批提速30%以上。同時,大力推進“綜窗”改革:整合辦事窗口,設置無差別或分領域綜合辦事窗口,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模式,實行“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比如,“工改”綜窗改革由原來4個部門10個窗口分別收件,整合成1個綜合窗口收件,審批材料由340份精簡到96份,審批時間由3個多月壓縮至20個工作日。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局還積極打造“紅色管家”服務品牌,通過挑選“政治拔尖、業務冒尖、服務頂尖”的人才擔任“紅色管家”,為項目量身定制“一張流程圖、一個進度表、一套報審清單”,大幅縮減項目準備周期。近年來,先后對亨通海纜、遠景能源、中車葉片等221個市、縣重點項目,實行“紅色管家”全流程代辦服務,助力射陽縣連續5年躋身“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行列。
8月24日,射陽縣婦幼保健院病房里,縣行政審批局黨委委員劉海東一行將新生兒朱彥銘的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等6項證明證件全部送達其父母。今年以來,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在鹽城率先打造“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務品牌,推動實現“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除了“新生兒出生”,射陽縣行政審批局還實現重大項目建設審批、軍旅榮歸、開旅館、開藥店等27個事項“一件事”辦理。同時,該局深化“不見面”審批,提升網上辦事能力,實現老年卡、公共衛生許可證、糧食收購許可備案等9項高頻事項在線“秒報秒批秒辦”,實現電子政務外網、政務服務“一張網”、自助服務終端鎮區全覆蓋,1500多項事項可自助申報。
縣鎮村“一站辦結”。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建立縣鎮村工作人員和辦事人員三方通話機制,24個縣級賦權行政許可及公共服務類事項在鎮村大廳窗口“全科受理”,目前射陽15個鎮區均建成服務中心,實現人社205個事項縣鎮村三級一窗通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15分鐘政務服務圈”基本形成。
全省首創不動產首次登記“八證”聯辦當日辦結,全省首推“綜窗”改革實現進一門跑一窗辦成事,全省率先落實企業“歇業”等助企紓困措施……近年來,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多項工作實現“全省首創”,連續4屆獲評“江蘇省文明單位”,2020年獲評全省“最佳縣級政務服務大廳”,2021年獲評全國“優秀服務大廳”。
“讓人民滿意,意味著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忠誠勤勉的責任擔當、拼搏奉獻的團隊意識、真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我們將持續做好簡政放權‘減法’,強化監管‘加法’,優化服務‘乘法’,優化權力清單‘除法’,以更高的目標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鄙潢柨h行政審批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健說。
9月22日 中國新聞網
大型現代淮劇《宋公堤》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
日前,鹽城市淮劇團創演的大型現代淮劇《宋公堤》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線上觀看人數達60萬。
該劇講述了在1941年,八路軍五縱隊供給部長宋乃德隨部隊編為新四軍三師后,出任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率領所屬新四軍部隊和當地人民群眾,在日偽圍困下鏖戰77天,筑成了一條近百里的攔海大堤。該劇取材于真實歷史,通過“臨危受命”“楊門立雪”“冰釋前嫌”“押糧勸驢”“魂歸滄?!薄奥牫绷⒈钡葢騽雒?,塑造了宋乃德、楊芷江、李母、大碗等軍民人物群像,再現了新四軍全心全意保護人民群眾的偉大壯舉。
該劇由一級編劇陳明、二級編劇袁曉亞共同創作,一級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教授李建平執導,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曲吳小平作曲。在演員方面,該劇由一級演員王雷領銜,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一級演員王書龍,一級演員程紅、徐紅珠等共同演繹。
演出結束后,淮劇《宋公堤》專家研討會在梅蘭芳大劇院貴賓室舉行。業內專家在肯定該劇的同時,也給出了相關修改建議,為劇目的打磨和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目標。
該劇演出由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江蘇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政府主辦。據悉,近年來,鹽城市淮劇團創作的《雞毛蒜皮》《十品村官》《半車老師》《菜籽花開》《送你過江》《宋公堤》等劇目先后9次進京演出。
9月22日 央視網
“國際濕地、沿海綠城” 中外媒體江蘇鹽城探“綠”之行
9月19日至21日,來自中外30多名媒體記者走進鹽城,一路探“綠”,感受“國際濕地、沿海綠城”涌動的濃濃綠意和勃勃生機。
鹽城市委八屆三次全會提出,把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作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破題之鑰”,重點建設綠色生態之城、綠色制造之城、綠色能源之城、綠色宜居之城,充分展現“國際濕地、沿海綠城”的生態魅力、發展活力。
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港工業園區的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一個個足球場大小的LNG儲罐整齊列隊。項目負責人介紹,“裝載21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船已從卡塔爾出發,抵港后卸料臂將液化天然氣‘轉運’至管道,并輸送至LNG儲罐中?!边@標志著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進入試生產階段。作為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全球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LNG接收站項目, LNG年處理能力將達600萬噸,相當于氣態天然氣85億立方米,可供江蘇全省居民用氣28個月,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2850萬噸、二氧化硫23.25萬噸,相當于植樹6000萬棵。
動力電池是鹽城重點打造的地標產業鏈。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上,SK、比亞迪等龍頭企業多點開花,串珠成鏈,形成一個巨大的“蓄電池”。
走進SK新能源(江蘇)有限公司,這個韓國SK集團全球布局中最大的動力電池投資項目,目前一期一棟已滿負荷生產,一期二棟部分產線已投產,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這是鹽城加快產業逐綠前行、建設綠色制造之城的縮影。在江蘇悅達起亞公司,企業負責人、一線操作工人介紹了鹽城協同推進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加速形成以綠色制造為鮮明標識的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
鹽城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成功建設運營江蘇省唯一的區域級產能共享工業互聯網平臺,三年來幫助140多家企業四星級上云、500多家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作為鹽城首個地標性文化綜合體中韓文化客廳,已舉辦新書推薦、讀書分享、音樂鑒賞、文藝展演等各類文化交流活動100余場次,不僅成為城市文化地標,更搭建了鹽城中韓文化交流的新空間。
綠色是鹽城的生動底色。擁有582公里的海岸線、683萬畝的沿海灘涂、4550多平方公里的黃海濕地上,展示著“生物多樣性”的神奇魅力。
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良好的森林和植被環境極大地保證了生物的多樣性,擁有各類植物628種、鳥類342種和獸類近30種,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良生態系統。
景區負責人告訴大家,條子泥濕地這里是全球勺嘴鷸的主要棲息地,作為“國際明星候鳥”,勺嘴鷸還是濱海濕地的旗艦物種,保護它們的中轉地,其實也同時庇護了所有其它與勺嘴鷸一樣依賴這片棲息地的物種。這對于維持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生態系統的平衡乃至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9月22日 央視網
新長鐵路“平改立”工程全面竣工
9月21日上午10時,新長鐵路最后一處道口改造工程——鹽城市阜寧縣益林鎮鐵路道口立交橋正式通車,標志著新長鐵路“平改立”工程全面竣工、“平改立”任務全面完成。
新長鐵路北起江蘇新沂,南接浙江長興,全長557.4公里。自1998年3月起分期分段建設運營,2004年7月全線正式投入客貨運營,設計時速100km/h,后經提速改造達到時速120km/h,為客貨運國鐵Ⅰ級單線非電氣化鐵路。建成之初,新長鐵路全線存在156處平交道口,其中79處鐵路看守道口,77處地方監護道口,平均每3.57公里就存在一處鐵路平交道口,沿線群眾安全出行條件受限,鐵路運輸效率不高,地方安全發展能力不強。
鐵路道口“平改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實施“平改立”工程是保障鐵路運營安全、保障沿線百姓出行的關鍵舉措。為提升鐵路道口安全條件,江蘇省鐵路集團新長公司會同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沿線鐵路工作部門,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安全發展理念,于2014年啟動“平改立”工程會戰,經過不懈努力和連續奮戰,共拆除156處平交道口,安全優質完成142處平交道口立交改造。
平下去的是風險,立起來的是民心。新長鐵路“平改立”的全面完成,不僅暢通了鐵路運輸動脈,治理了鐵路安全環境,有效提升了鐵路運輸效率,更是極大改善了周邊群眾出行條件,消除了道口安全隱患,有力保障了沿線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新長鐵路“平改立”工程實施過程中,省政府專門出臺鐵路道口改造財政補貼辦法,省鐵路辦、國鐵上海局集團、沿線各級人民政府、省鐵路集團等各方群策群力、精心實施,確保工程按質如期完成,合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9月24日 文旅之聲
兩部門聯合發布“2022年國慶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9月24日,據“文旅之聲”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2022年國慶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線路總計12條,其中江蘇僅有鹽城綠野植物迷宮體育旅游線路入選。
9月25日《人民日報》
無愧于誓言,不止于平凡
9月25日,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2022“最美基層民警”先進事跡。全國公安系統一批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最美民警喜獲至高榮譽。其中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級警長孫益海光榮入選2022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這也是全省公安系統唯一當選民警。
9月25日《人民日報》
在兒子心里,他是硬漢;在同事眼中,他是“鐵警”榜樣;在鄉親嘴邊,他是“家里人”。他叫孫益海,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鹽都分局郭猛派出所民警。在一次緝槍行動中,孫益海左腿受傷被高位截肢,但他仍舊扎根基層、獨腿行走鄉間二十六載、行程2萬多公里,在郭猛鎮這片紅色熱土上印下動人的足跡,用一顆忠心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9月25日 江蘇衛視
450項省重大工業項目超時序推進
1-8月江蘇工業投資增長11%
9月25日,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頭條新聞《450項省重大工業項目超時序推進 1-8月江蘇工業投資增長11%》聚焦我區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提速,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一批光伏巨頭的新項目投產,為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助力江蘇光伏產業保持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