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努力形成全民崇尚節約的濃厚氛圍。
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節約資源,不僅應成為一種時尚,更應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廣大黨員干部要走在前、做表率,從思想上繃緊“過緊日子”這根弦,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示范帶動更多群眾積極踐行“崇簡戒奢”的價值理念。
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史上關于勤儉節約的珠玉之論俯拾即是,均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儉素為美”的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部署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全社會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推動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取得積極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身邊一些浪費資源的現象依舊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當前國際國內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尤為重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勤儉節約的道理,可以說人人都懂,但難就難在有的人有認識高度,沒有行動力度。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飽時不忘餓時饑”的思想,飲水思源、勿忘來路,多一點自警自勵,多一些防患未然,不斷強化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意識,樹牢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思想觀念,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努力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精神狀態、一種價值追求。要從現在做起,從節約一粒糧、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油等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創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要大力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為節約“點贊”、對浪費“差評”,爭當勤儉節約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凝聚起“崇儉戒奢”的強大正能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