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看鹽城第二十一期

                            2022-08-31 16:11 來源: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二十一期



                            8月31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江蘇鹽城:“唯有青春多壯志 敢叫荒灘變綠洲”青年運動史教育線路

                            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林場青年不忘初心、艱苦創業,在鹽堿荒灘上建起一座6.8萬畝人工森林——東臺黃海國家森林公園,這也是黃海林工精神的接力傳承。

                            1965年,東臺林場在這里成立,1968年改為五七干校,1972年恢復林場建制,現由東臺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中心統一規劃管理。五十多年來,一代代林工在鹽堿灘涂上拓荒改堿、植樹造林,將一片廣袤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海洋。是什么成就了這段綠色傳奇?今人總結出十六字的黃海林工精神:“艱苦奮斗、科學求真、守正創新、綠色發展”。

                            第一站:艱苦奮斗,同甘共苦拓荒植綠

                            “昔日一人一樹漸成林,今日人人樂享林中景”。成就這片美麗的森林,靠的是林工們苦干實干的艱苦奮斗。鹽堿荒灘上植樹造林,不身臨其境,無法想象有多困難?!疤栆怀雒胞}花,大風一吹滿天沙,蚊子都有蒼蠅大,百腳毒蛇到處爬?!痹谏鲜兰o六十年代末,首批闖灘東臺林場拓荒的18位年輕人(后被譽為“十八勇士”),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但洋溢在鹽堿荒灘上的,是戰天斗地的豪邁情懷。正是一代代林工克服萬難,以愚公移山的方式實現“荒灘變綠洲”的艱苦奮斗精神,鑄就了這一片茂密的水杉林海。

                            第二站:科學求真,契而不舍播綠成金

                            最初,林地上種植的都是低矮稀疏的刺槐樹。五七干校的干部、高校走出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城市青年、移民海邊的東臺農民……走進東臺林場成為林工,他們團結友愛、同甘共苦、無私奉獻,針對鹽堿荒灘特點,歷盡艱辛探索挖溝排水淋鹽爽堿,種植綠肥埋青改堿,提高土壤肥力,栽樹植綠,調整林業結構,循序漸進鍥而不舍,打破鹽堿地上不能栽植水杉的先例,把連片的圩堤打造成美麗竹海景觀,開創出前無古人的壯麗事業。這就是尊重規律,用刻苦鉆研的方式實現技術突破的科學求真精神。

                            第三站:守正創新,守護綠色一脈相承

                            半個世紀風云變幻,東臺林場歷任10位場長堅韌堅守,守護綠色。在多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壓力和誘惑如同雙刃劍,考驗著林場人的意志。從周邊地區林場仿效“分田到戶”搞起“分林到戶”,到“事改企”推進全面改制……改革年代大潮涌起,林場人堅守底線:保護國有林地一寸不丟失,保證林木資源逐年增長,歷經風雨不易其志,風口浪尖不改其心,堅持“不損一棵樹,不毀一片綠”。這就是堅守底線,用開拓進取的方式實現產業轉型的守正創新精神。

                            第四站:綠色發展,循序發展綠色產業

                            如今,務實的東臺林場人摸索出了一條“既能護林、更能富民”的路子,創造了鹽堿灘涂現森林的“綠色發展樣本”,昔日荒無人煙的蒼涼海灘,蛻變成了風光秀麗的休閑圣地。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全員參與造林護綠、統籌規劃守綠護綠、高位推進綠色旅游,以東臺林場為載體的黃海森林公園悄然實現從賣林木向賣風景的華麗蛻變,成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大客廳”。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最美林場、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黨性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紛至沓來。這就是保護家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精神。

                            唯有青春多壯志,敢叫荒灘變綠洲。東臺林場通過幾代林工的艱苦奮斗、薪火相傳,成就了鹽堿荒灘的造林壯舉、滄桑巨變,在我國東部海疆樹立起堅固的綠色屏障,黃海森林融“海、林、鳥、河、灘”的獨特景觀于一體,成為江蘇沿海最閃亮的名片之一。奮斗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東臺林場始終堅定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厚植生態底色,發揚“艱苦奮斗、科學求真、守正創新、綠色發展”的林工精神,打好特色牌,做靚新旅游,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之路上更加行穩致遠。

                            歡迎大家常來黃海森林公園深呼吸、賞美景,打卡“唯有青春多壯志 敢叫荒灘變綠洲”青運史教育線路。

                            8月30日現代快報網

                            鹽城95后村會計用書香和愛心守護留守兒童

                            "爺爺奶奶,偉嘉哥哥來啦!"日前,鹽城市鹽都區"優秀閱讀推廣人"、樓王鎮公興村會計兼農家書屋管理員周偉嘉捧著一摞新書,來到留守兒童小盛(化名)的家??吹?"偉嘉哥哥" 趕在開學前送來課外必讀書,小盛高興地蹦蹦跳跳。當天下午,周偉嘉忙完手上的工作,又趕到其他留守兒童的家中贈送書籍,傾聽孩子們講述假期生活,分享他們最近讀到的好書體會,認真檢查孩子們暑假作業的完成情況,并陪孩子們聊天,鼓勵孩子新學期要認真學習,爭取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在外辛苦工作的父母和省吃儉用拉扯自己長大的爺爺奶奶。

                            周偉嘉是一名 95 后,2019 年大學畢業后放棄去蘇南企業工作的機會,決定把自己人生理想的種子播撒在家鄉的沃土上。經過報名應試和層層選拔,他如愿成為一名村會計。

                            在經常走訪村民、服務村民的過程中,周偉嘉發現村里留守兒童較多," 這些孩子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平時缺乏父母的關愛,安全意識、自主閱讀意識不強。"于是,周偉嘉下定決心,在關心這些孩子生活的同時,用心引導和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在書香浸潤中健康成長。

                            三年來,為了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周偉嘉自費購買各類圖書和閱讀書簽送給孩子,定期登門輔導,勸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與孩子們共享閱讀帶來的樂趣,用知識拓展他們的思想與眼界。"記得第一次去這些孩子們家里,他們都對我有戒心,就是有什么想法,也不愿跟我說,通過長期的堅持,他們慢慢地向我敞開心扉?,F在他們都叫我哥哥,偶爾也會給我打電話,跟我分享他們的一些小心事。" 周偉嘉坦言,做這項工作有苦有累,但他驚喜地發現,這些有書相伴的孩子不再像過去那樣孤單和焦慮,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我們年紀大了,也沒讀過幾天書,沒能力也沒精力去管孩子學習。"小盛的奶奶介紹,小盛的父母常年在蘇州工作,自己照顧孫子的生活起居還好,但是家庭教育卻實在無能為力,"現在學校里要求讀的書也很多,我們也不曉得到哪里去買這些書。這幾年,偉嘉既當哥哥又做老師,教我家寶寶讀書認字,真難為他了!"

                            說起周偉嘉給予自己孫子的幫助,樓王鎮公興村五組的王義龍也贊不絕口:"以前,我家孫子有空就玩手機。自從偉嘉上門輔導后,寶寶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據孩子們透露,他們的"偉嘉哥哥"有個"小本子",上面寫的是每月閱讀計劃,還有各人讀書情況記錄。每個月,"偉嘉哥哥"都要把他們召集在一起,一邊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一邊在"小本子 " 上寫寫畫畫。如果誰分享的閱讀心得精彩,就會現場得到 "偉嘉哥哥" 的"小獎勵"。

                            "目前,我正在策劃一個全民閱讀廣播欄目,準備利用各村大喇叭,采用田間地頭‘聽書’模式,讓更多的村民了解閱讀、重視閱讀、喜歡閱讀,養成閱讀好習慣。" 周偉嘉說。

                            8月30日《新華日報》

                            鹽城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新賽道上加“數”跑

                            鹽城市日前召開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推進會,發布《鹽城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4年)》,并為全市數字經濟示范標桿企業授牌。

                            近年來,鹽城扎實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擁有規上企業650家;累計建成5家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9家省示范智能工廠,997家省星級上云企業?!皵底纸洕且黄滤{海,是時代的前沿,也深刻影響著鹽城的未來?!丙}城市委書記徐纓強調,要以數字化轉型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為鹽城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

                            兩翼齊飛,“數實”融合賦能未來

                            “大力實施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眲倓傉匍_的鹽城市委八屆三次全會明確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鹽城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

                            鹽城堅持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并駕齊驅、兩翼齊飛——將電子信息、光伏制造作為主導產業予以重點培育,招引東山精密、立鎧精密、天合光能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鹽城。同時,搭建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鹽城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獲批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試點?!白鳛橹悄芑脑旌蛿底只D型專業服務機構,我們針對企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一企一策提供解決方案,現在很多企業已享受到效率提升的‘乘數效應’?!敝行脑\斷服務小組組長陳春秋說。

                            位于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農華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正在進行一場智能化升級改造?!爸悄芑脑旌蛿底只D型縱向打通設備、控制、執行、運營、決策5個層級,橫向貫通設計、銷售、采購、質檢等全部業務,使得生產管理更精準、透明、規范?!鞭r華智慧副總經理卞明說。

                            在位于鹽都區的江蘇盛安傳動股份公司,新改造的“8AT自動變速器齒輪生產線”上,30多臺大型機械借助“機械手”等串聯成一個整體,兩側通道物料小車在自動穿梭。智能化改造之前,這條生產線員工“三班倒”,需60名工人,如今只需6名工人。改造之前,月產3000套變速器齒輪,如今月產能突破1.5萬套。

                            搶抓機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今年上半年,鹽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長79.8%,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鹽城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提出:到2024 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以上,數字經濟規上企業達1000家以上,規模突破3500 億元,數字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構建“1+4+N”數字產業體系,打造全省數字產業新興增長極、長三角數字治理示范高地。

                            東臺建成全省首家功率半導體產業研究院,全市209家企業被認定為省星級上云企業,5G制造企業、智能整機龍頭企業發展近百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超300億元。東臺將向數字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聚焦發力,加速布局物聯網、區塊鏈、元宇宙等前沿產業,大力引育數字文創、數字農旅、智慧康養等新興業態。

                            射陽縣更大力度推進綠色轉型,堅持“產業數字化+綠色低碳化”雙向賦能,聯合中能研、國網能源研究院、遠景能源等智庫單位和領軍企業,全力推進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區建設。

                            鹽南高新區圍繞大數據、機器人、新型顯示等重點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鹽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尚德說:“我們將與中科院、北京大學、省產研院、南京軟件谷等加強合作,建設大數據產業聯盟,積極承接前沿技術應用場景測試,加快九州量子等簽約落戶項目投產運營,搶占數字經濟未來制高點?!?/p>

                            全速前進,“數字鹽城”大有可為

                            電子信息產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也是鹽城的優勢所在。鹽城深耕優勢領域,聚焦光伏組件、光電顯示、印制電路板、精密結構件等領域拉長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由上游配套為主向終端產品及應用躍升;依托鹽城汽車產業基礎,搶抓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建設契機,探索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推廣應用,培育一批車聯網平臺型企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車聯網產業鏈。

                            鹽城還加快推進千兆光纖、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依托鹽城超算中心,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等平臺?,F已建成一批數字產品制造業專業園區載體,累計建設5G基站8742座,千兆光纖網覆蓋率達到100%,為贏得未來打下基礎。

                            “鍛長板”的同時必須“補短板”。鹽城數字經濟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城市、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去年,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僅占全省3.2%、0.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足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斑@些既是差距,也是發展空間和潛力所在?!毙炖t表示,要樹立好全市“一盤棋”思想,結合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現有企業項目情況,既做好長遠規劃,又細化年度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務實高效推進,不斷尋求突破。

                            答好數字經濟這道“必答題”,鹽城正乘“數”而上。

                            8月28日 紫牛新聞

                            鹽城射陽:2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比宣講拼勁頭曬成果

                            一場“擂臺賽”,能帶來什么?

                            這幾天,鹽城射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說”演講比賽,成了當地的熱門話題。

                            2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輪流上“擂臺”,展示資源整合、項目打造、活動開展的“真招”,亮出文明實踐賦能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的“高招”,賽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招”。

                            站長,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主體力量。作為全省首批、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射陽以“站長”間的互動、互促,推動文明實踐走深走實,掀起文明實踐新風尚。

                            誰更好,來比比曬曬

                            “三區社區組織以老教師、老干部、老黨員為主的鄉村賢人,以道德模范、先進典型為主的身邊好人,以創業典型為主的致富能人,成立‘三人同行’小分隊,將新思想、新政策、新科技送到田間地頭、送進村民家門,用鄉音鄉情把‘大道理’講出‘百姓味’?!?/p>

                            “‘我們的節日’是村里群眾呼聲最高的保留節目,‘好婆媳·好妯娌·好鄰里互夸會’‘暮年老人集體生日會’……讓罾塘村成了歡樂的海洋?!?/p>

                            “沙港村定期召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發動村民圍繞遵紀守法、人居環境、孝老愛親、德善公益等方面,民主商定星級文明戶創評標準?,F在大家不比誰家有錢,只比誰家更和睦、誰做的好事多?!?/p>

                            ……

                            “全縣238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各有各的‘亮點’,村居(社區)黨組織書記既是站長,更是文明實踐帶頭行動的‘踐行者’,責任意識強不強、發展思路清不清、推進措施實不實、服務效果好不好,臺上立馬見真章?!弊鳛榇筚惖脑u委之一,射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田麗感受頗深,“這是一次實打實的‘高手過招’,站長們不僅要務實創新地干,還要善于總結提煉,更要能‘說得好聽’拿高分?!?/p>

                            第四片區“站長說”比賽

                            全縣分為5個賽區,初、復賽以文稿結合PPT形式進行,經過激烈比拼,15名站長脫穎而出,其中前10名還將以“村民訪談、打快板、情景劇”等各具特色的方式展示風采。

                            “比賽前,有一些年紀大的站長有‘普通話不溜’的顧慮,比賽中才發現,關鍵還是看內容實在不實在,‘射陽普通話’同樣贏得了很多掌聲?!迸d橋鎮宣傳委員王靜說,一場“擂臺賽”,讓大家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有了更深刻認識。

                            近年來,射陽按照“試點先行、全域推開”的思路,高質量實現中心(所、站、點)建設縣域全覆蓋,打造了“有愛射陽”文明觀察團、“藍紙鶴”未成年人志愿服務等一批接地氣、冒熱氣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說得好,更要干得好

                            文明之花各有芬芳,能在“強中手”中拔得頭籌,憑的絕不僅僅是“說得好聽”。干得漂亮,才能贏得認可。

                            悠悠射陽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沙港人。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臨河而建,集中居住點的村民出門就能看到。新思想、新政策、農業技術、生活常識……村民關心的事,這里經常講。今年以來,群眾代表在“吐槽大會”上提的30多件“煩心事”,也在這里被解決。

                            “志愿服務要跟著群眾需求走,而群眾最關心的始終是增收?!被貞习傩諏ωS收的渴望,千秋鎮沙港村黨總支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王寅費盡心思,牽頭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開通“陽河灣”農副產品貿易及微電商。實踐站的電商直播間里,志愿者為村民生產的大米、醬油、黃酒等50多種農副產品傾情“代言”,每年有500萬元的“陽河灣”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陽河灣”電商直播間

                            從重點幫扶對象到圈內有名的“能手”,李秀虹的“豐收”可觀可感。

                            8月4日,驕陽似火,李秀虹在家里熟練地踩著縫紉機。2分鐘、3片物料、3圈走線,一個快遞包裹袋就“拼接”好了?!斑@個包裹袋做一個得8毛錢,我最多的一天做了300個,是60個人的團隊中記錄最高的?!崩钚愫绾团畠合嘁罏槊?,自從去年接到了村里介紹的這份工作,她的生活便不再一樣?!拔业泥l村我守護”志愿活動中,也總能看到她和孩子的身影。

                            沿著329省道向西,過了射陽大米產業園約莫兩三分鐘車程,就到烈士村了??蠢婀麙鞚M枝頭,順著雅致的民居往里走,便能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傍晚時分,韓雪不時催促著“賴”在活動室不愿離去的兒子?!拔以诳h里上班,兒子來這里跟爺爺奶奶過暑假,原本還擔心他的學習生活,沒想到這里不但有志愿者陪讀,少兒活動更是精彩紛呈?!?/p>

                            送走參加“藝術彩泥”活動的孩子,紅精靈志愿服務隊的李章平和友人開始整理桌椅,“自從去年加入服務隊,我已經參加了十多場活動,身邊有6個朋友在我的帶動下,也穿上了紅馬甲?!?/p>

                            余暉中,門口文化廣場上的人開始多起來。荷花池畔的涼亭里,支起了三四桌棋盤;文藝青年蔣為福打開音響,帶領大家跳起他自己編排的“幸福生活舞起來”;不遠處,老黨員陳德國正在給淮劇迷們講新風。家門口的文化盛宴,給生活在這里的村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賽實力,也爭當標桿

                            帶來的是好經驗,帶走的是新思路。一場“擂臺賽”,賽出了各村的文明“實力”,也賽出了新的進步空間。

                            “我們不僅要和同時代的人‘打擂臺’,還要和過去‘比成績’,前面的人干得好,我們能不能干得更好?”射陽港社區黨總支書記李亞東是年輕的新站長,展現新作為的思考,一直縈繞在他心頭?!吧鐓^里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近一半,為了方便他們的生活,我們近期正在研發一款App,功能包括地方資訊、戶政治安、生活服務等?!?/p>

                            在家一按專用按鈕,網格長立馬就能收到“信號”,這樣的全天候悉心守護,烈士村的獨居老人很快就能樂享?!拔覀兒鸵苿庸鹃_展戰略合作,致力打造一個智慧社區,讓居民生活更安全、更便利?!绷沂看妩h總支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萬亞洲介紹說,一方面村里主要道路的監控攝像頭將增設人臉識別功能;另一方面在助力鄉村治理上,對不可調解的矛盾糾紛實行“線上”開庭,真正實現矛盾不出村,進一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開展科技助農理論知識宣講

                            甲侯村梨果種植歷史悠久,如何做好“富民文章”,村黨總支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李楠受大賽中“他山之路”的啟發,萌生了打造“‘梨樹下的文明實踐’科技助農志愿服務項目”的想法,把科技科普、理論宣講、教育文化、鄰里互助服務送到種植戶身邊,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與生產生活深度交融。同時,醞釀成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叫響特色品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這次大賽,大家都亮出了看家招數,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同時,這也是一次基層文明實踐相互取長補短、對標提升的重要探索?!鄙潢柨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磊表示,將以解決群眾需求為導向,繼續推出一批接地氣、冒熱氣的文明實踐項目,推動文明實踐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讓廣大群眾共享文明實踐成果,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往實里做往深里走。

                            8月27日 中國江蘇網

                            江蘇鹽城:為高質量發展鋪就生態底色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在美麗的初秋時節,來自機關、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相聚“國際濕地、沿海綠城”,共話生態文明新時代、共謀綠色發展新未來。這既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場學術盛宴,對于促進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更好地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聚四海之智,借八方之力?!皥猿稚鷳B優先綠色發展”理論研討會上,眾多行業“大咖”帶來精彩紛呈的主旨演講和激情碰撞的主題研討,分享豐富的案例,闡釋前瞻的理念。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并將認真吸收創新理論,加強成果轉化運用,努力讓更多的理論創新轉化為實踐創新,讓更多的實踐創新轉化為制度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江蘇貢獻更多的鹽城智慧和鹽城力量。

                            綠色之約

                            不負青山不負人

                            當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面臨嚴峻挑戰,人類正站在可持續發展的十字路口?!吧鷳B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痹谑澜绲木酃鉄粝?,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將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分量很重、引人深思?!敝腥A環保聯合會副主席、生態環境部原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夏光在演講中率先亮出明晰的觀點。他認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主題,必須運用強大的國家力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這一社會主義應有之義。

                            “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推進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重要保障?!蹦暇┐髮W環境學院教授、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畢軍的主旨演講觀點鮮明,并通過非現場監督、智能環境治理實驗等創新案例,對江蘇省生態文明治理能力現代化成效給予肯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會場內外,與會人員所見、所聽、所談的觀點中,這些綠色“金句”被頻頻提及。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倡導的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地球家園的世界情懷,向我們展示了生態正義的中國境界?!苯K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基地執行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巖認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體現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自然觀、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經濟發展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生態系統觀、滿足人民優美環境需要的生態政績觀、構建合作共贏生態治理機制的正確義利觀,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生態正義的崇高政治站位。

                            篤行致遠

                            攜手共建美麗家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綠色發展,究其實質,是要在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前提和基礎上,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和諧、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們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必須創新居首?!敝袊缈圃毫暯缴鷳B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教授黃承梁認為,不創新就不能實現生態技術的重大突破;不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就無法實現戰略性突破,就無法使生態文明建設體現經濟性、成長性和未來性。以實質創新、應用、推廣一批綠色核心技術為突破口,才能夠發展新技術、轉化新產業、培育新動能。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爱斍拔覈鷳B補償制度地位持續上升,國家‘1+N’的生態補償格局已經建立,生態補償制度正圍繞體系建設、縱橫推進、要素覆蓋等方面不斷完善,系統、多樣、精細、科學綜合生態補償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痹趯n}研討中,生態環境部規劃院研究員葛察忠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態補償制度是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是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各相關方利益關系的經濟政策。

                            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密切相關,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江蘇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實踐中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十四五”時期是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敖K在全國經濟發展大局中肩負著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的重大政治責任,如何在實現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同時,有效服務經濟穩定增長,是江蘇最需要破解的難題?!苯K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偉京結合我省實踐案例作專題報告,他認為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現代化環境治理系統的根本遵循,結合江蘇實際,適應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理念實現倒逼發展與激勵發展并重、攻堅作戰與治本作戰并重、指導監督與自身高質量發展并重轉變。

                            未來可期

                            打造生態文明實踐典范

                            初秋的鹽城,碧空萬里,秋高氣爽。

                            研討會期間,與會嘉賓參觀了荷蘭花海與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天的荷蘭花海風情綽約、游人如織,夜色中的荷蘭花海流光溢彩、絢麗成詩,沉浸式演出《如果愛》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綠意盎然,一群群麋鹿或悠閑覓食、或水中納涼,在游客眼前呈現出一幅和諧的綠色生態畫卷。

                            “十多年前來鹽城,就對這里留下深刻印象,這一次來,感覺鹽城的變化真的太大了?!比罕婋s志社總編辦主任丁和平感慨,鹽城近年來在交通、生態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此次參加研討會也充分領略到大豐區的豐姿。

                            在不久前召開的鹽城市委八屆三次全會上,鮮明提出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將其作為推進現代化建設、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破題之鑰”,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充分展現“國際濕地、沿海綠城”的生態魅力、發展活力。值此之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論研討會召開,充分展示出鹽城這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城的獨特魅力。

                            “沿海地區是江蘇發展的最大增量空間?!畤H濕地、沿海綠城’新城市定位,高度凝練鹽城特色特質,將為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內涵、注入新動能?!笔∩鐣茖W院黨委書記、院長,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夏錦文高度評價鹽城在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上勇毅篤行,“進入生態文明時代,鹽城蓄積已久的‘好生態’優勢迎來釋放迸發機遇,錨定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發展優勢恰逢其時、前景可期?!?/p>

                            研討會上,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大豐實踐調研基地揭牌?!白鳛辂}城的副中心,大豐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最大力度保護好生態原真性和生物多樣性,呵護好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敝黝}研討會上,大豐區委書記、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大豐實踐調研基地主任李志軍簡要介紹了大豐的基本情況,并從積極探索實踐,大豐成為鹽城展現“國際濕地、沿海綠城”的生態魅力、發展活力的重要“窗口”和用好實踐啟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兩個方面闡述了大豐在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做法。

                            “大豐將保持戰略定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海上風力發電源源不斷將海風變為綠電,積極賦能鹽城綠色發展。把好生態變為富民的‘聚寶盆’,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崩钪拒姳硎?,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大豐將堅決扛起維護生態安全的政治責任,打造“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實踐典范。

                            8月27日,《新華日報》頭版頭條以《產業聚成鏈 項目加速建阜寧優勢“雁陣集群”蓄勢崛起》為題報道了阜寧縣“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 產業大招商”工作。

                            8月22日,阜寧中材葉片測試中心項目施工現場,技術工程師正緊張忙碌地對測試設備進行安裝調試。中材科技(阜寧)風電葉片有限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的風電葉片供應基地,新測試中心建成后可為企業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增長點。今年以來,阜寧縣扎實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1—7月全縣新簽約、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分別為56個、39個,其中50億元以上開工項目3個;列鹽城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3.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3.2%……全縣經濟運行“穩”的基礎持續鞏固,“進”的動能不斷增強,“好”的態勢逐步顯現。

                            “鏈式”招商,主導產業謀突破

                            聚焦新能源、電子信息、新型纖維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阜寧縣圍繞晶硅光伏、風電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3條地標性產業鏈,石油機械、糧油果蔬加工2條優勢產業鏈,光電顯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家紡3條潛力產業鏈,以壯大“鏈主”、強化招商、優化布局為抓手,深入推進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打造具有優勢的“雁陣集群”。

                            圍繞這8條產業鏈,阜寧組織120名專職招商人員分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緊盯產業鏈緊缺和薄弱環節及央企、國企、行業頭部企業,深入園區、街區、廠區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疫情期間,積極開展各類云推介、云洽談、云簽約活動,保證招商不斷線。今年阜寧5·18經貿洽談會期間,全縣集中簽約產業投資項目25個,計劃投資額130.4億元,項目涵蓋新能源、電子信息、環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

                            阜寧建立產業鏈培育工作專班,緊盯可招引的“鏈主”企業、頭部企業和配套企業,突破一批補鏈、強鏈、延鏈項目,產業發展新動力澎湃。

                            項目為王,建設加速謀發展

                            今年以來,阜寧縣奏響“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最強音,全力全速推進項目建設,以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的新成效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江蘇精鎂智創鎂合金輪轂項目是阜寧今年新招引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達51.8億元。作為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為一體的高端鎂合金輪轂和精密結構件的專業化公司,江蘇精鎂智創制造有限公司為全球通訊設備廠房、手機終端、航天工業制造廠商提供精密金屬產品。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00萬只鍛壓鎂合金輪轂及500萬只緊密結構件生產能力。

                            作為阜寧重點建設的光伏產業項目之一,淮寧異質結二期項目6月初開工,目前已經完成結構封頂?!盎磳幮履茉磳W⒂诋愘|結高效太陽能電池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太陽能板、城市公共交通、通訊設備等領域。二期項目目標是建成2GW高效異質結電池片加1.5GW電池組件,預計年底就可實現電池片下線投產,讓我們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苯K淮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凡信心十足地說。

                            隨著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阜寧產業鏈的實體根基不斷夯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精準服務,助企紓困謀實效

                            “這是幫扶企業征求意見表,你們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都可以填?!比涨?,在江蘇高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阜寧縣工信局局長陸志功走進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企業近期生產狀況和遇到的問題。

                            8月份以來,阜寧專門制定“企業大走訪”活動工作方案,建立縣處級領導走訪服務全縣重點骨干企業,縣各部門(單位)科級干部走訪服務重點規模企業,各鎮區(街道、社區)組織科級干部兜底走訪服務轄區內其他企業的三級走訪機制。

                            賽得利集團總裁張文濤對阜寧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自賽得利項目落戶阜寧以來,我們深刻體會到‘阜’好辦、‘寧’放心營商名片和親商溫度。政府工作人員真正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即知即辦、立說立行,為賽得利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p>

                            截至目前,阜寧已兌現2021年工業獎補資金8860萬元,累計走訪企業3201人次,收集辦理問題245件,已辦結240件。

                            8月26日 人民網 青年說欄目

                            科技強農|“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p>

                            中國水稻研究所科研樓里的這句標語,默默影響著一位在此從事水稻育種技術研究的年輕人,他叫王克劍。

                            1983年出生的王克劍已是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基因組編輯及無融合生殖”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王克劍和他的團隊使雜交水稻的自留種從不可能變成理論可能,從0到1攻克了世界級“種子難題”。他也因此獲得了2020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這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第一次授予農業領域的青年科學家。

                            站在人民網《青年說》欄目舞臺上,王克劍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如果說袁隆平的愿望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能吃飽飯,那我的愿望是借袁隆平先生的成果再進一步,讓雜交稻的制種變得更加簡單?!?/p>

                            王克劍1983年出生于江蘇鹽城,跟很多農村的孩子一樣,稻田是他兒時最深刻的記憶。

                            “我是否還要再過一遍父輩們的生活?”王克劍曾經的夢想就是走出農村,過上遠離泥土的生活。然而似乎是命運故意安排,高考后,王克劍被揚州大學農學專業錄取,與熱門的金融、計算機等專業擦肩而過。

                            大學期間的一次實習經歷,讓王克劍了解到遺傳學研究的妙趣,同時也認識到我國農業相較于發達國家仍非常落后,有很多問題需要年輕人去研究、去解決。一股蟄伏已久的熱情就這樣被喚醒了?!拔议_始憧憬著在農業領域踏出自己的足跡,即便回到田間,也可以做出我的貢獻,找到我的價值?!?/p>

                            此后,經過不懈努力,王克劍順利考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在完成了碩博連讀后,他留院工作,主要開展水稻生殖發育的研究,為之后的無融合生殖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2013年,王克劍放棄出國機會,加入到中國水稻研究所,也就是在這里,雜交稻無融合生殖從0到1的種子夢也逐漸“生根發芽”。

                            王克劍在田間走訪調研中,留意到因“制種難”而導致“種子貴”的現象,即雜交品種雖然具有產量高、抗逆性強等諸多優勢,但其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優勢無法遺傳,種植后無法將其后代留種用作下一年使用。若想種植高產量的雜交稻,每年都得花上一筆不菲的成本購買新種子。常規稻種只需三四元一斤,而雜交稻種的單價通常要三四十元一斤,好的甚至要一百多元一斤。

                            從育種家和種子企業的角度來看,因為制種的過程極為繁瑣復雜,每年在制種工作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始終都是不小的成本,一旦遇到不利的天氣,甚至會導致雜交制種失敗,給種子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皩崿F雜交稻優勢的穩定遺傳,解決制種難題的想法深深烙在了我心里?!?/p>

                            當時,并非無人關注到這個難題,國際水稻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等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都曾經設立專門的國際攻關項目,這個方向一度成為當時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然而相關研究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這個研究方向也由熱變冷。

                            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農業重大需求。王克劍決定利用自己多年在遺傳領域的研究積累,帶領團隊探索通過克隆種子實現雜交稻的穩定育種。

                            “科研探索就像走鋼絲,常常要面對實驗失敗、經費花完等艱難時刻?!蓖蹩藙φf,對于剛成立的團隊而言,開展該冷門方向研究就意味著極高的失敗風險,所幸的是,這個項目得到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所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各項保障和支持。

                            科研中,王克劍和他團隊的成員經常兩點一線奔波于稻田和實驗室,兩頭交替進行實驗。盡管理論設計得很完美,但最后的實驗結果總是與預期不一樣。實驗室里完美無缺的測試數據一到田間實驗總又會出現各種問題,一切只好推倒重來……

                            “無數次看著希望出現繼而又跌進谷底,反復失敗,反復總結,再反復試驗之后,我們最終在雜交稻中,找到了跟遺傳信息交流相關的4個關鍵基因。這4個基因同時失活以后,在它的后代中就可以獲得無性繁殖的克隆種子,這些種子的性狀和上一代雜交稻是一模一樣的?!币粔K“硬骨頭”就這樣被“啃”下了。

                            2019年,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以封面故事發表的一篇成果宣告了王克劍帶領的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無融合生殖體系。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了雜交水稻克隆種子,它標志著雜交稻無融合生殖技術從0到1的關鍵突破終于實現。這個成果一旦成熟將大幅降低雜交稻育種的成本,同時也讓今后種植雜交稻的農民自留種子成為可能。

                            “袁隆平院士為此專門致電表示祝賀,并高度評價了研究成果,袁先生說‘這項工作證明了雜交稻進行無融合生殖的可行性,是無融合生殖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瑫r,袁先生還鼓勵我們‘再接再厲,早日將該成果應用到生產中?!碑斖蹩藙貞涍@件事時,他激動異常。他說,袁老的來電給大家增添了一份溫暖動力,促使團隊把這項科研成果轉化工作進一步落實到位。

                            “盡管現在已經取得了突破,但是從雜交稻種子克隆成功,到投入生產實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前方可能依舊困難重重,但只要有種子,就會有希望?!蓖蹩藙φf。

                            8月26日 中國新聞網

                            江蘇鹽城:60多年老影院再歸來 唱響時代新聲

                            中新網鹽城8月26日電(顧名篩)25日晚,江蘇鹽城市區建軍路上,落成于1956年、由郭沫若先生題名的鹽城電影院內燈光璀璨,絲竹悠揚?!袄デ踝印睆堒姅y“水磨新調——新昆曲跨界音樂會”在這里上演,讓沉寂已久的老影院唱響時代新聲。

                            鹽城電影院建于1956年,曾是鹽城建軍路上的重要地標,承載著一代代鹽城人的歲月記憶。

                            近年來,鹽城亭湖區致力找回城市記憶、提升城市魅力,從建軍路先行“破題”,深度挖掘、系統梳理鹽城歷史文脈,建成開放“回想”鹽城文化展示館,打造“城市陽臺”、瓢城綠廊等城市更新示范項目,竹林大飯店獲得“長三角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第一名,建軍路商業集聚區獲評江蘇省首批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區。

                            鹽城電影院也華麗轉身,以“1956星劇場”的妝容重新回歸。據了解,這幢建筑的外觀未作任何改變,門樓的樣式、云紋的圖案,以及水刷石、水洗石等傳統建筑工藝的應用,都完整復刻了1956年開業時的設計。特別是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鹽城電影院”五個大字,醒目地展示在門樓上。

                            改造后的“1956星劇場”是一個以劇場為主要功能的,兼具人文書店、文創美學、藝術展覽、咖啡茶飲空間的復合型城市文化會客廳。鹽城市亭湖區委書記、區長盛艷表示,將借助這個平臺,加強與文藝界人士的溝通交流,引進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在亭湖首發、首演、首播,打造鹽城文化新名片。

                            作為鹽城電影院的回歸首作,“昆曲王子”張軍帶來“水磨新調——新昆曲跨界音樂會”,受到市民熱捧。笛簫伴著小提琴,昆曲混搭搖滾,再以現代的光影藝術,張軍用新穎的方式演繹了《牡丹亭》的經典段落。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上張軍與同門師弟、淮劇演員王俊杰,聯袂打造了一曲融合昆曲與淮劇的《聲聲慢》,悠遠綿長的曲調訴說著歷史,也訴說著傳統戲曲融合發展的新未來。張軍認為,將古老的戲曲帶到新劇場的舞臺上,進行一些碰撞、實驗和“化學反應”,顯得非常有意義。

                            今年是中國小劇場戲劇發展40周年,“小中見大”的小劇場模式拉近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讓觀眾收獲沉浸式觀賞體驗?;顒蝇F場,“鹽風海韻”2022鹽城市小劇場劇目展演季演出安排正式發布。從8月下旬至11月,話劇、舞劇、音樂劇、兒童劇、淮劇、雜技劇、綜藝等50余場高水平演出將在鹽城全市12個小劇場輪番上演,掀起文化新風潮。

                            鹽城建軍路商業街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創作是小劇場具備強大生命力的“源頭活水”。除了打造精品演出空間,升級后的“1956星劇場”還將構建以演帶教、以教促演為導向的演藝教聯動發展模式,傳承傳統戲曲、培育藝術人才。

                            活動當日,“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鹽城人才培育基地”揭牌。未來,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和鹽城有關部門將共同致力于戲曲人才培養,促進戲曲藝術長遠發展。

                            編輯:促織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喵视频,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亚洲AV日韩AV无码尤物,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色欲色一欲www